林孟蓁〈harmony---不諧之和〉

學校名稱: 雲林縣私立維多利亞實驗高級中學 一年級 10A 特優
作  者: 林孟蓁 
參賽標題: harmony---不諧之和
書籍ISBN: 9789866026768
中文書名: 和諧
原文書名: Harmony
書籍作者: 伊藤計劃
書籍編譯者: 高詹燦
出版單位: 繆思出版
出版年月: 2014年6月
版  次: 初版

 

一、圖書作者與內容簡介:
       「和諧」為有「蓋棺論定的天才」之美稱的伊藤計畫所留下的最後遺作。
       「生府」,一個疾病不復存在、所有人都健康長壽、和平友愛,且視個人的身體為共有資源的烏托邦。在被過多的溫柔關愛壓得喘不過氣時,三名少女決定以生命為代價,來給予世界重重一擊。她們剝奪「自己」這個公共資源,渴望令已然模式化的社會關愛有些許轉變……。
 

 

二、內容摘錄:
1.虛構的故事、書、還有言語,都暗藏着能夠殺人的力量。(p.21)

2.所謂的「好事」、「善」若是進一步探究,其實是用來「讓某個價值觀延續下去」的意志。沒錯,延續。延續家族、延續幸福、延續和平。內容是什麼都無所謂。讓人相信某件事可以延續下去,對它深信不疑,這就是「善」的本質。(p.170)

3.規定的目標越是極端,無法通融,脆弱的人越會遵守。

(p.91)

4.「這世界在不知不覺間變成一本巨大的書。」彌迦說。以為自己可以記述一切的人類,其實完全遵照它的安排在走。(p.313)
 

 

三、我的觀點:
       我認為「和諧」是近年來眾多反烏托邦的小說中,最為精彩的一部。書中真正吸引人的地方不是它壯闊的世界觀;不是它扭曲的社會心理;亦不是它符合大眾口味的反烏托邦題材,而是書中人物情感、關係、想法等等的細膩描寫。
      「任何事物都存在其黑暗面。」我想這便是反烏托邦小說中主角反抗的緣由。在「生府」接管世界後,人人健康長壽,對彼此包容、友愛,因為人人都是重要的公共資源,「個人隱私」成了猥褻至極的詞,自殘或是自殺更是必定會被社會奮力譴責 。「慈母關愛下的法西斯主義」,主角敦如此想著,這是彌迦告訴他的。年幼時,她們與好友希安相約自殺。被溫柔勒緊脖子的少女們決定做出反擊,但只有彌迦一人成功。十三年後,希安與敦再次聚首,希安卻成為六千人自殺行動中的一分子,一頭栽進了被染紅的卡布里沙拉。然而,事件的真相,似乎和已死的彌迦有關……。
       無差別的溫柔,模式化的關懷,這樣的社會確實令人喘不過氣,多數人不斷用自以為正確的價值觀壓迫著少數人。現實中不也是如此?從學校、社會到國際關係,全都是以多欺少,但常常,那些「多數人」並無自覺。
       在生府的管控下,所有人都應去感同身受他人的悲傷,哪怕你們素未謀面。原本令人窩心的舉動,竟變得這般做作。這使我聯想到台灣捷運上那些令人退避三舍的博愛座。時常,車廂裡人滿為患,博愛座卻仍是空空如也。你若是看起來不夠「需要」坐下,有時還會遭「正義魔人」訓斥你一頓。我認為本故事社會中的關愛和台灣的博愛座都是在多數人的價值觀中被扭曲,進而減少它本身的善意。
       說到底,真正友愛和平的世界真的存在嗎?我想,故事中的主角們已經對此進行了否定。人們只要活著就必定會互相傷害,這是演化後的結果,無法避免。彌迦是意識到了這一點,才想前往和諧的世界。在那裡,人們不需要思考,永遠都能做出最正確的選擇,每個人都會照意識消失前的日子一樣活下去,好似他們仍有意識一般。沒有意識、沒有衝突、沒有傷害,這無異與行屍走肉的形態,肯定不是最正確的答案。我想,失去靈魂,失去自我,那就好比分母為零的分數,是無意義的。以自我意識為代價創造出來的幸福、和諧,都是無意義的。讀完書後,我認為伊藤計劃所要探討的,可能就是「人類自我的重要性」。故事的最後,世界仍迎來了「和諧」,人類沉浸在最朦朧不清的幸福中,再也沒能醒來……。
       這樣的結局確實稱不上完美,但正因如此才使這個故事韻味無窮。直到闔上書本的剎那,「和諧」帶給我的震撼都還在我心頭縈繞著。我認為伊藤計劃在引導讀者思考時是非常成功的,整個閱讀過程中,我在咀嚼、反思書中文字後,總是有一種被文字昇華的愉悅。也許,這也算是一種「和諧」?

 

四、討論議題:
1.真正的「和諧」應是什麼樣子?

2.自我之於人類的重要性?
A-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