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多利亞帶給我的奇幻旅程〉(優等 / 4B家長 楊惠如女士)

〈維多利亞帶給我的奇幻旅程〉

       「姑姑,我問過老師了,妳也是家長,可以參加徵文。」侄子的眼睛透出期盼的眼神。

        自從侄子轉學到維多利亞後,我應該是直接的受益者,腦細胞活躍狀態隨著他接受資訊的密集度不斷升級改版。   

        維多利亞對我來說是一個陌生的名詞,是一所離台南不遠,但對小孩離開家長有點遠的心理路程,小三的年紀,擔心他不能獨立,無法照顧自己,雙語教育刻不容緩,國際觀必須從小打造,放手,只能放手,唯有走出舒適圈才能看到井外的天空。

       我是空服員,讀書普通,能說兩種外語及一種地方性語言,大學一畢業就找到工作,目前是我的第三份工作,換工作期間無縫接軌,沒有待業期,對我來說,學校是學習知識的地方,不是拼搏上名校的教育機構,有正確的知識打下良好的基礎,確保學生們能判斷是非,能確定資訊真偽,知識是用來保護自己的根基;學業成績不需要名列前茅,但是必須要把測驗做錯的地方補強,考試是一種評量,讓學生能瞭解是否完整吸收各科重點,考差了只要把錯誤理解訂正,重新複習一次就好,成績不會跟著學生一輩子,但是求學的態度會影響以後的行事態度,我不希望小朋友讀書追求學業100分,而生活知識0分,在職場生涯裡有很多是學校沒有教的事,所以我非常重視教育,非常推崇閱讀,不只讀教科書,而且要廣泛閱讀,讀書讓人氣質昇華,廣泛閱讀讓人不管遇到任何人都能輕易開啟話題,當然在閱讀之外,必須配備著獨立、具抗壓性、態度良好(有禮貌、謙虛等)、具團隊合作精神、多樣化解決事情的能力,這才是完整的裝備,這是在學校裡除了課本以外必須學習的能力。

        我們最後選擇了維多利亞,捨棄了原本還不錯的學校,中途轉學對侄子的適應能力是一種挑戰,突然多出來的Science & Math課程是原就讀學校沒有的,學習效率低,成績之慘可以想像,沮喪灰心也能想像,第一天搬進宿舍還偷偷哭泣的侄子慢慢跟大家打成一片,而這個「打成一片」也讓我們陸續從班導師與宿舍老師口中得知侄子與同學相處的樣貌,感謝老師的教導與家長們互相體諒,希望侄子能獨立的信心搖晃過,但我們堅持下來了。

        三下結束的暑假,家母拿著學末成績評語要我翻譯,Science成績差強人意。後來跟侄子溝通後發現原來是上課聽不懂於是放空,回宿舍因為看不懂不會寫作業,所以我覺得我的角色應該有所轉變,從前我的角色是侄子的玩伴,當時則是有計畫的慢慢變成他的學伴,我用了一個暑假的時間,盡量把自己的航班排到最鬆散化,擠出時間針對Science 課程再次加強,一次一次教學檢討,適用的方式留下,不適合的方式再繼續發想新的模式,我也同樣的好好上班,把和乘客間的相處,管理下屬的方式和外出旅遊的心得融入在上課內容中,四上的新學期開始後,如果時間能配合,我會盡量在老師尚未授課前先預讀Science 課程,針對家母很愛幫孫子先查單字的舉動,我也嚴格禁止,我開始教他如何使用英文字典查單字,幫小孩捕魚不難,但是等他長大發現自己沒有編織漁網的能力,我無法為他往後的人生負責,我能承擔的是現在他可以犯錯、可以跌倒、可以學不會,我可以為了他不斷充實自己、可以鼓勵他、可以陪他走,從小好好的把品行與求學問的態度扎好根,有一天當我不能陪伴身旁,他的根基穩固才可以自立自強。

        最近我再次改良了自己的教學方式,教完一個段落後,我會給侄子表演時間,只要能表達內容,不管是以圖畫、口語敘述或是文字呈現,我通通接受,以這個方式我可以知道哪些部分需要加強,哪些部分已經理解無須浪費時間。

       我同事說,侄子是我的貴人,為了他,我不僅上班忙碌,出門玩也得留心周遭景物,看到值得機會教育的景物,我會以影像或影片記錄,首發對象就是我的小貴人,不管他喜不喜歡,我一樣持續發送,有興趣的部份再深入講解,不久前我發送了參觀華府航太博物館的照片,完全沒有反應,直到有機會碰面時,他才冷冷的說…「喔,那個照片是『那是個人的一小步,卻是人類的一小步』嘛!」(英文為That’s one small step for man, one giant leap for mankind),有接受沒有立即回應證明仍然有效果,所以我還是不斷的記錄影像,有時候時差允許的話會來個現場直播,為了侄子進雙語小學,我也慢慢發掘自身的潛能,開始為未來打算,或許未來可以考個教師執照、心理諮商或者是朝搞笑藝人的目標邁進?

        前一陣子我連英文和國語都幾乎包辦了,可是週末能回家的機會太少,我開始思索線上教學的可能性,當然短期最重要的目標是希望他能主動積極的學習,不只學習,還要提前預習,先能自己讀完課程內容,再積極去找與課程相關的資訊,這個過程大概就像參團旅遊與自助旅行一樣,報名旅遊團繳一筆費用,不必擔心食宿問題與旅遊目的地,只要人出現,專人一切搞定;而自助旅行不一樣,花費不見得比較低,旅遊路線得自己規劃,食宿要自己想辦法,但是足跡踩過的地方一輩子都記得,預習就像這樣的過程,專人導覽容易了解,可是印象不深,自助旅行先做好功課,到了當地找路、參觀景點的過程加深了自己在家裡做功課的記憶,強化了已知的資訊,並補齊了未知的資訊;目前我還是牛步執行計畫,國語課文心得部分以啟發思考代替幫忙寫作,英文則是對已教授的範圍以簡單英文刺激單字聯想意思,再綜合課文原意讓侄子發揮,希望能藉此慢慢培養預習及獨立思考整合的能力。

        當侄子第一次把徵文比賽活動單給我時,我以為他想參加,在活動截止的前三天,我才發現徵文比賽是他對我的期許,從他進維多利亞開始,我從玩伴成了學伴,從學伴成了他口中「免費的家教」,並且提出堂而皇之的「教學相長」理論,因為我參與了他的生活,他也參與了我的飛行路線,只要我去過的地方,他都能在地球儀上找出精確的位置,為了徵文比賽,我找了他來訪問,了解了學校的動物生態圈,發現學校裡竟然有猴子、金剛鸚鵡,甚至還有天鵝,知道了宿舍裡有一間淋浴室水壓有問題,大家必須等候除此之外唯一的一間淋浴室,我也知道對於他自己慢慢進步這件事雖然嘴上無感,但內心的確是欣喜的,我問他:「學習英語的目的是什麼?」,他說:「語言是溝通的工具很重要」,是的,語言是溝通的工具,英語不是唯一的工具,卻是目前最國際性的語言,當我們能懂得最初步的語言才有與國際接軌的可能性,由第一種外語延伸到其他的外語,由一個國家跨步到另外其他的國家;他也提到了喜歡學校的資訊課程,因為我自己本身就是3C發燒友,很喜歡和他分享應用程式使用心得以及網路資訊真偽,舉凡他的提問都會認真作答,遇到不知道的資訊也一定努力找答案,在侄子進了維多利亞後,他把我的「學士」學位誤認為是「博士」,讓我每一天都不能鬆懈的積極求知。

        為了徵文寫作,我大致瀏覽了學校的官方網站,發現李佳芬女士的「預習的重要性」影音短片,我非常認同先預習的重要性,也希望同學們能主動積極的學習,

       我是個很平庸的學習者,目前旅遊的足跡超過150 個城市,閱讀及寫作是學生時期的最愛,旅行是驗證及充實自己的娛樂,與人交談分享是閱讀後強化記憶的方式,伴讀則是我認識年輕人與充實不同領域的開始,在維多利亞歡慶雙十的同時,和大家分享身為家長的我在維多利亞這一年來的心路歷程,職場的道路並不如同學們想像的可以從此拋棄書本,相反的因為太多學校沒教的事,於是我們戰戰兢兢愈發努力,教育是一切的根本,期許維多利亞在第一個璀璨雙十過後能營造更燦爛的世紀,也希望同學們珍惜這段「讀書很煩」的歲月努力為自己奠定基礎,出社會後能煩心的事情更多,良好的教育是披荊斬棘的開始,我也希望各位家長把孩子送進學校,也跟著孩子一起進學校,投資有虧有盈,投資教育一本萬利。

A-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