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又云〈惡性循環〉

 

學校名稱: 雲林縣私立維多利亞實驗高級中學 二年級 A 甲等
作  者: 許又云 
參賽標題: 惡性循環
書籍ISBN: 9789860777093
中文書名: 瘟疫
原文書名: La Peste
書籍作者: 卡繆
書籍編譯者: 嚴慧瑩
出版單位: 大塊文化
出版年月: 2021年07月01日
版  次: 初版

 

一、圖書作者與內容簡介:
作者阿爾貝·卡繆為二十世紀法籍存在主義代表人物。本書以老鼠死亡數量的遞增與人民恐慌卻毫無作為的態度作為瘟疫的開端,接著以細膩描繪角色身心狀態以及大量人物對話形式呈現生動的即視感,並利用書中多位主線角色來暗喻自己的內心詮釋,造就在瘟疫籠罩下,人類理性與感性的拉扯。
 

 

二、內容摘錄:
1.窗外是春天晴朗的天空,窗內還是回響著那個字:瘟疫。這個字眼包含的不僅是科學所賦予的涵意,而且還包含了一長串跟這個城市格格不入的特殊意象:這個黃黃灰灰的城市,值此時不甚熱鬧,沒有喧囂,只是人聲嗡嗡,總之一派幸福―倘若幸福與沉悶可能並存的話。(p.68)

2.因為他知道歡欣的人群不知道的事,他知道書上寫著:瘟疫的病菌永遠不會死不會消失,它會在家具和衣物內潛伏幾十年,它會在房間裡、地窖裡、旅行箱、手帕紙張裡耐心等待,等著有朝一日瘟疫再次喚醒老鼠,送他們到一座快樂的城市裡赴死,讓那裡的人們再次受害、再次得到教訓。(p.346)
 

 

三、我的觀點:
作者阿爾貝·卡繆先生以敘事者角度完整且冷靜地陳述了當時位於奧蘭市鼠疫的開端、爆發、直至結束。全篇文章看似不存在絲毫的個人見解與情感成分,僅是細膩地描繪書中感染源―老鼠的死亡狀態和人類的染疫過程、症狀型態,並利用大量的人物對話模式推動情節的發生與衝突。在閱讀後我卻意識到,作者其實將自身價值觀、感性及理性元素全投注於書中的多位角色裡:人物所說過的話、做過的行為、思考的模式,以及當下的決策,全是作者自身理性與感性層面的投射。

傳染病的肆虐永遠不會結束。從古至今,鼠疫未曾真正的絕跡、消失在這世界上。自一世紀最初記載的查士丁尼鼠疫,到現今已橫跨二十個世紀之久,縱使醫療程度與資源突飛猛進地持續成長、衛生觀念與意識的大幅長進、人類受教育水準提高,生活在二十一世紀的我們仍然沒有足夠的信心確保病毒能在這世界上徹底消失。書中69頁清楚地描繪著世界上各大國家與區域面臨鼠疫的慘況:「連鳥都不見蹤影的雅典、充滿沈默垂死病人的中國城市、苦役犯在馬賽城裡把滴著膿血的屍體堆進坑裡、普羅旺斯地區築起高牆阻擋腥風……」儘管經過了幾個世紀,老鼠們仍可能藏在某些看不見、難以發現的角落裡,等待機會、合適的病菌媒介以及感染源接著大肆的爆發,使人類再次感受到痛苦與絕望。而我們始終還無法逃出這樣不定期的惡性循環當中,只能接受它,並同時做好心理建設以及最萬全的防護措施,與病毒共存。書中66頁寫道:「的確,災難是常見之事,但是一但災難落到自己頭上,往往難以置信。世界上瘟疫和戰爭不斷頻繁發生,但是在瘟疫和戰爭面前,人們還是一樣不知所措。」間接的呼應了333頁中所提及的,疫情消散後人民千篇一律的反應:「他們不顧明顯的事實,雲淡風輕地否認我們曾經活過那人命如螻蟻每天死去的荒謬世界、那名副其實的野蠻、那步步營造的瘋狂屠殺、那只要不是眼下立即需要就無暇去管的恐怖監禁生活、那使沒被瘟疫殺死的人驚愕至極的死亡氣息,他們否認我們曾是一群驚弓之鳥的群體,每天我們其中一部分會被送進火化爐的大口裡,化為油膩的濃煙,而另一部分則被無力與恐懼的枷鎖銬住,等到輪到自己的那一天。」是的,人們總是非常健忘,即使先前已經發生過無數次的悲劇,仍然毫無危機意識,等著下一次的災難再次降臨頭頂。

2002年底爆發的SARS(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疫情),造成無數人民的身心靈恐慌。在許多民眾的記憶裡尚未將這一部分抹滅的同時,時隔十七年後,2019年底所爆發的新冠肺炎,不僅疫情來得急促又嚴峻,人類世界的時間宛如被造物者強制按了停止鍵,靜默無聲。即使多年過去,全球整體醫療水準的進步,仍然無法與頑強的病毒抗衡,每日節節攀升、甚至翻倍成長的確診人數,都像一支支銳利的弓箭精準射向人民內心恐懼的標靶,挑戰各國政府的防疫管理。新聞媒體日復一日報導著疫情擴散的範圍,以及彷彿看不到盡頭的感染人數,時刻提醒著人類世界末日般的災難已席捲而來,群眾內心的恐懼伴隨疫情日益加劇。十七年前的人民與十七年後的人民,心態依舊沒有轉變,仍然對病毒感到強烈的畏懼、對政府所實施的政令感到不滿、對醫療器材以及疫苗施打的安全性缺乏信心。病毒不斷變種強大,人們的意志力與抗壓性卻沒有相對應的增長。

在新冠肺炎籠罩下的社會,我已經多少對這樣的生活感到習慣,甚至逐漸無感。每天出門前下意識地戴著口罩、在公共場合隨時以酒精擦拭雙手、減少搭乘大眾交通工具、避免出現在人數眾多的場所,種種行為似乎成為一種常態表現,越來越顯得自然,甚至成為生活習慣。瘟疫和病毒從來就不會因為人類辛勤防範、研發疫苗、加強衛生習慣管理,就匆匆地消失。人們除了有意識地去盡一切努力減少自身被傳染的風險,更重要的是需要有強大的心理素質,學會和病毒共存,而不是成天祈禱著病毒的絕跡。
 

 

四、討論議題:
疫情肆虐下,我們該如何以正向的心態與病毒共存,而不是一昧地感到畏懼?
A-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