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誼睿〈嚮往與追尋〉

學校名稱: 雲林縣私立維多利亞實驗高級中學 二年級 11B 優等
作  者: 吳誼睿 
參賽標題: 嚮往與追尋
書籍ISBN: 9789573327578
中文書名: 撒哈拉歲月
原文書名: 撒哈拉歲月
書籍作者: 三毛
書籍編譯者:  
出版單位: 皇冠叢書
出版年月: 2011年01月
版  次: 初版

 

一、圖書作者與內容簡介:
作家三毛,原名陳懋平,後來因為學不會寫懋字而自己改名為陳平。作品撒哈拉歲月記錄著作家三毛在撒哈拉沙漠中生活的點點滴滴,如同一本遊記,作家透過她生動且細膩的筆觸,描寫在沙漠中所見的風光,以及人文特色。以幽默的文筆而聞名。讀著遍布世界各地華人社會。
 

 

二、內容摘錄:
我在這條路上遇到的人和事,就跟每一個在街上走著的人舉目所見的一樣普通,說起來沒有什麼特別的意義,也不值得記載下來,但是,每一粒沙地裡的石子,我尚且知道真愛它;每一次日出和日落,我都捨不得忘懷,更何況,這一張張活生生的臉孔,我又如何能在回憶裡抹去他們(p.275
 

 

三、我的觀點:
每個人的心中,都有著他們那份對夢想的嚮往,抑或是對理想的追尋。「自由自在的生活,在我的解釋裡,就是精神的文明」,對於作家三毛而言,前往非洲,開啟一段屬於自己的旅程,能夠自由自在的生活,正是她心中的嚮往與追尋。

像我們這樣的一般人,真的很難相信,有這麼一個作家,抑或是這麼一個瘋子,在當時非洲經濟落後的年代,就這麼拋下一切,投入了沙漠的懷抱。只因為撒哈拉沙漠的照片而「感應到前世的鄉愁」,就是這樣一個毫無根據甚至是荒謬的理由讓她義無反顧的離開家鄉,走向陌生的世界。讀者能夠在她的身上,看到一個對夢想的堅持與信念,即使面對與自己之前所處渾然不同的環境與風俗文化,即使在這條追逐「家鄉」的路上,有再多的困難與阻礙,她不後悔,亦不放棄。

在「啞奴」一文中提到,當時的撒哈拉是個階級分明的地方,啞奴備受欺壓與歧視,受盡雇主的岐視。然而他卻仍熱愛自己的家庭,受到三毛夫婦的幫助後,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回報,他知恩圖報的美德,顯示出他純潔的心靈,不會因環境的惡劣而受到限制或玷汙。他曾說到「即使我的身體不是自由的,但是我的心是自由的」,由此可知,即使是一名生活在如此惡劣環境下的奴隸,也能夠對生活抱有積極正面的想法。作家像是透過奴隸之口,告訴讀者,一個奴隸尚且對生活如此樂觀,我們卻又有何理由,不積極面對生活中的不順遂呢?

作家在書中描寫了她在撒哈拉所見的奇聞軼事。諸如「娃娃新娘」一文中,即以第一人稱,詳細的描述非洲婚姻的特殊風俗文化。抑或是在「啞奴」一文中提到,在當時階級分明的社會下,啞奴備受雇主的不尊重與岐視,但因為當時的撒哈拉文化即是如此,作家就算有滿腔的不滿,也不能改變甚麼。作家表現也內心的悲憫情感,但卻因為身在異國,即使對於當地風俗文化有諸多不滿,也不能表現出來,畢竟在這龐大且悠久的文化歷史面前,作者是多麼的描小。也只能藉由幫助新娘,給他避孕的藥物,或是暗地裡幫助啞奴,提供食物及飲水,盡自己那份微薄的力量。使讀者彷彿身歷其境,隨三毛來到撒哈拉這充滿文化色彩的沙漠。作者透過細膩描寫在非洲的經歷,以及其面對異國文化下的情感,讓讀者深刻感受到作者當下的心情,以及非洲文化。

爬山涉水,不遠千里,遠赴非洲這等不毛之地,為的,即是追尋那份,彷彿前世記憶的呼喚,尋找理想中對家鄉的依戀。三毛,這位奇女子在撒哈拉活得多麼與眾不同,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都能讓她感受到別樣的情感,諸如駱駝的頭骨、墳區的石像,一或是家鄉的茶具,從中得到旁人無法體驗到的新鮮感與快樂。在這狂野的,危險的,神秘大漠中,在那份屬於「前世的鄉愁」的懷抱中,三毛尋到了她所鍾愛的世界,她迷戀上了撒哈拉,這片荒蕪的沙漠。她在撒哈拉經歷了所有,有喜,也有悲。這些故事相互交織,為三毛的一生增添了幾分傳奇的色彩。時間或許無情地在鬢角染上風霜,也可以使作家的靈魂遠赴沙漠,但卻無法抹滅,作家筆下那片屬於自己的理想國度,更無法抹去一個人對夢想的嚮往與追尋。藉由「撒哈拉歲月」,作家三毛帶領認識了她眼中的撒哈拉,並也藉此激勵每一個人,放膽追尋心中的那份嚮往與追尋。
 

 

四、討論議題:
夢想在甚麼樣的情況下應被侷限?
A- A A+